在伤口愈合与瘢痕管理中,减张技术至关重要。传统的外减张(如减张拉链、减张胶布)通过在皮肤表面施加外力来减少张力,帮助伤口愈合、减轻瘢痕增生。然而,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,如胶水过敏、皮肤刺激、频繁更换等问题,影响患者的长期依从性,尤其是儿童患者依从性更差。
吕开阳医生独创的内减张技术,学术名词叫做:原位回针皮内水平缝合,翻译为in situ buried intradermal horizontal suturing,或者Transcutaneous buried intradermal horizontal suturing,或者Horizontal buried intradermal suture。最有可能以皮内埋没水平缝合(Horizontal buried intradermal suture)的形式发表。
采用慢吸收可吸收缝线进行真皮内水平埋没缝合以实施瘢痕减张,完全避免了外减张的缺点,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舒适、更持久、更安全的减张解决方案。

一、传统外减张的局限性
外减张(如减张胶布、拉链)虽然广泛应用,但存在以下问题:
1.皮肤刺激与过敏
- 胶布粘合剂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,导致皮肤红肿、瘙痒甚至水泡。
- 部分患者因过敏不得不提前拆除,影响减张效果。
2.使用不便,影响日常生活
- 每次洗澡或出汗后,胶布容易脱落,需频繁更换,增加护理成本。
- 长期贴敷可能导致皮肤浸渍、发白,甚至继发感染。
3.依从性差,难以长期坚持
- 患者因不适感(紧绷、瘙痒)自行拆除,导致减张时间不足,瘢痕增生风险增加。
二、内减张技术的原理与优势
吕开阳医生的内减张技术,采用高韧性慢吸收缝线在皮内进行减张,无需外部胶布或拉链,具有以下显著优势:
1. 无胶布,零过敏风险
- 内减张完全避免胶布粘合剂的刺激,适合敏感肌肤患者。
- 尤其适用于儿童、瘢痕体质者等易过敏人群。
2. 可正常沾水,生活更便利
- 传统减张胶布遇水易脱落,而内减张缝线位于皮下,洗澡、游泳不受影响。
- 患者无需频繁更换敷料,护理更简单。
3. 减张持久,效果更稳定
- 外减张胶布一般需3-5天更换,而内减张缝线可维持4-6周甚至更长(根据缝线吸收速度调整)。
- 持续均匀的减张力度,降低瘢痕增生风险。
4. 隐蔽无痕,美观度更高
- 外减张胶布明显可见,影响外观;内减张无外在装置,社交活动不受限。
- 尤其适合面部、颈部等暴露部位。
5. 减少护理负担,患者依从性更高
- 无需反复粘贴胶布,患者更容易坚持完成整个减张周期。
- 降低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感染或减张失败风险。
三、内减张适用人群
内减张技术适用于以下情况:
- 术后切口减张(如甲状腺手术、剖腹产、关节手术等切口早期减张)。
- 外伤缝合后瘢痕管理。
- 瘢痕修复术(如瘢痕松解、皮瓣术后)。
- 儿童、过敏体质者等不适合外减张的患者。
四、内减张 vs. 外减张 对比
对比项 | 内减张 | 外减张(胶布/拉链) |
---|---|---|
减张方式 | 皮内缝线,无外部装置 | 皮肤表面胶布或拉链 |
过敏风险 | 无 | 胶布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 |
沾水影响 | 可正常洗澡、游泳 | 遇水易脱落,需频繁更换 |
护理便利性 | 无需特殊护理 | 需定期更换,护理较繁琐 |
美观度 | 痕迹区域小,更隐蔽 | 胶布明显,影响外观 |
适用部位 | 全身适用,尤其适合面部、颈部等暴露区 | 关节等活动部位易脱落 |
五、总结
吕开阳医生的内减张技术,通过皮内慢吸收缝线实现长期、稳定的减张效果,彻底解决了传统外减张的胶布过敏、护理繁琐、依从性差等问题。该技术尤其适合:
- 皮肤敏感、易过敏者
- 需要长期减张的患者
- 面部、颈部等美观要求高的部位
- 儿童、运动量大等护理困难人群
内减张不仅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,更提高了瘢痕管理的效果,是减张技术的一次重要革新。